- 詳細內容
- 上層分類: 公告事項
- 點擊數: 895
【癌症之基礎醫學與免疫療法-密集整合班】
【開課背景】
1.醫學知識複雜深奧,有些學生無法理解這些基礎醫學的臨床應用價值;自94學年度起高醫醫學系因應TMAC評鑑要求,已經實施整合課程教育十餘年,然而非醫學系學生無緣見識整合課程。2.學校教師端失去積極改革教育品質的動力,且配合升等制度一心忙於研究。3.高醫醫技系學生在大一必修生理學(含實驗)共5學分、大二必修組織學(含實驗)共3學分、大二大三必修免疫學(合臨床)共5學分,但是學生們即使考取醫檢師執照,卻仍然不知這些必修課程在醫檢師執業生涯的重要性及臨床價值。
【課程大網】
藉由台灣常見癌症設計13堂課,每一授課主軸依【整合】概念為主,從器官之正常生理功能與正常組織結構相互關係加以解析,輔以合適之檢驗項目說明該器官常見之良性疾病。接著介紹正常免疫系統之智慧型運作方式,解釋癌細胞長在哪兒?以及新式免疫療法之臨床意義。
【授課方式】
不採用powerpoint教學。課堂上採用白板書寫、師生雙向互動、活潑有趣、以利現場有效學習及記憶。
傳授一般醫師看病時【解讀病情】所需之【整合知識】與視野。
【授課教師】:黃莉文老師
【上課時間】:自108年2月20日起,每週三晚上18:10-21:00(3小時)
【上課地點】:高雄醫學大學教室
【報名方式請詳見報名簡章】
收費標準:全程13堂課5000元、任1堂課500元、任3堂課1350元 (108/1/18前完成報名繳費者享8折早鳥優惠價;另凡*4人同行團體報名*享9折優惠價) 【*4人同行團體報名需限報名相同模組(例如:單堂/任3堂/全程13堂)】 【報單門課只限選3次,超過3次請選任3堂課1350元或全程13堂課5000元】 |
|||
日期 |
授課主軸 |
授課內容 |
|
2/20 (三) |
1.大腸癌 |
小腸、大腸黏膜 |
每一授課主軸依【整合】概念為主,從器官之正常生理功能與正常組織結構相互關係加以解析,輔以合適之檢驗項目說明該器官常見之良性疾病。 接著介紹正常免疫系統之智慧型運作方式,解釋癌細胞長在哪兒?以及新式免疫療法之臨床意義。 |
3/06 (三) |
2.肝癌 |
肝臟 |
|
3/13 (三) |
3.甲狀腺癌 |
甲狀腺濾泡 |
|
3/20 (三) |
4.乳癌 |
乳管、乳小葉 |
|
3/27 (三) |
5.膽管癌 |
肝內膽管、肝外膽管、膽囊 |
|
4/03 (三) |
6.肺癌 |
(細)支氣管、肺泡 |
|
4/24 (三) |
7.卵巢癌 |
卵巢濾泡、卵巢基質 |
|
5/01 (三) |
8.胃癌 |
胃小凹、胃黏膜 |
|
5/08 (三) |
9.子宮(體)(頸)癌 |
子宮頸、子宮內膜 |
|
5/15 (三) |
10.口腔癌、食道癌 |
口腔黏膜、食道上皮 |
|
5/22 (三) |
11.攝護腺癌、膀胱癌 |
攝護腺、膀胱上皮 |
|
5/29 (三) |
12.胰臟癌、Jobs癌 |
胰管、胰腺泡、神經內分沁細胞 |
|
6/05 (三) |
13.皮膚癌 |
皮膚表皮、黑色素細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