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臨床實戰:當代評估與診斷思維及心身腦整合創傷治療

初階+進階|台北、高雄實體訓練 × 高雄醫學大學認證證書 × 國際實務師資

【課程宗旨】

在現代臨床實務中,創傷個案的型態日益多元且交織著多層次的心理、生理與社會因素。這些個案可能同時呈現情緒困擾、睡眠問題、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解離症狀,甚至伴隨多重共病,使得傳統單一理論或技術難以全面回應。助人者若要有效介入,必須能在複雜脈絡中迅速判斷問題核心,並靈活結合多種介入策略。

本課程以最新神經科學研究與國際臨床經驗為基礎,從創傷的病理機制出發,帶領學員深入理解創傷對大腦、自律神經與身體系統的深遠影響。課程同時強調系統化臨床評估、科學化的案例概念化流程,以及跨理論、跨技術的整合式介入,協助學員建立可落地、可靈活運用的創傷治療框架,讓介入更具精準度與延展性。

【訓練目標】

  • 精準掌握創傷影響機轉:理解創傷如何作用於大腦神經網絡、壓力反應系統與自律神經,並辨識其在情緒、認知、行為與身體反應上的表現。
  • 建立神經科學導向的評估與概念化能力:熟練運用臨床評估流程與工具,從創傷史、當下誘發因子到功能影響,形成具有臨床邏輯的案例概念化。
  • 靈活整合多元取向介入:協助助人者將自身具備之心理治療理論或技術,如認知行為治療、接納與承諾治療、辯證式行為治療、內在家庭系統取向、身體經驗療法、自律神經調節等技術整合,形成符合個案需求的處遇計畫。
  • 提升複雜創傷處理能力:面對多重創傷史、共病與高強度情緒的個案,能進行臨床推理並擬定分階段、安全且有效的介入策略。
  • 培養全人整合的治療觀:在心理層面促進情緒調節與意義建構,在生理層面協助恢復自律神經平衡與身體覺察,在神經層面支持大腦功能調節與神經可塑性恢復,最終促進個案的自我修復與生活適應力。

【課程內容】

初階(第一天)|創傷與大腦:神經科學基礎下的病理機制與臨床衡鑑

本單元將以「創傷如何改變大腦與身體」作為起點,帶領學員從神經科學角度,深入理解威脅偵測系統、內感覺處理以及大腦神經網絡在創傷後的適應與失衡變化。我們將結合多元迷走神經理論,解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調節在創傷後可能出現的過度活化或低反應狀態,以及這些生理反應如何影響情緒調節、行為模式與人際互動。課程同時會探討不同創傷類型的特徵與臨床意涵,包括發展性創傷、世代間創傷與複雜性創傷對情緒調節、解離傾向、人際信任與自我認同的深層影響。

在特殊議題部分,本課程將引入對戀童癖概念的新視角理解。在明確不認同、不合理化該行為的前提下,將從心理與神經發展的角度,探討可能的成因脈絡。在實務應用層面,學員將學習如何依據不同創傷背景與症狀表現,選擇與運用合適的創傷臨床評估工具,包括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檢測量表、解離量表、複雜性創傷評估量表及功能評估量表等。課程中會透過案例示範與情境模擬,讓學員從資料收集、症狀判讀到初步處遇規劃,完整練習臨床判斷的流程,並在小組討論與回饋中強化對不同創傷型態的敏感度與介入思維。

進階 (第二天)|創傷療癒的整合地圖:心身取向介入實務

本單元將進入創傷治療的策略設計與實務應用,著重於如何在不同階段的治療歷程中,引導個案建立有效的情緒調節能力並促進自我修復。我們將深入探討身體覺察與自律神經調節技巧,包括運用多元迷走神經理論建構安全感環境,透過多元技巧的引導,協助個案回到容納之窗範圍內。課程中會示範如何將身體經驗導向訓練應用於情緒穩定化,幫助個案在面對情緒波動或生理反應時,有更多調節與自我保護的選擇。 

進階內容同時涵蓋內在家庭系統取向與身體經驗療法的整合實務,讓學員在處理高情緒張力、強烈防衛反應或深層創傷記憶時,能靈活調整節奏、保持治療關係的安全感,並有效引導個案與不同內在部分展開對話。在記憶處理技巧中,我們將特別介紹意象排練治療(Imagery Rehearsal Therapy)的應用,協助個案在安全情境中重構創傷相關夢境或影像,減少惡夢頻率與情緒困擾,並在排練過程中強化自我掌控感與正向情緒經驗。課程將說明IRT的操作步驟、與其他技術(如內在資源建構、情境暴露)的結合方式,以及如何依據個案狀態調整介入強度。整體課程將透過案例討論、情境模擬與技術演練,培養學員在面對各類創傷型態與臨床挑戰時的應變能力,並能將多元取向方法有機整合,為個案設計兼顧安全性與療效的治療計畫。

 

【學習方法與課堂結構】

課程採用「理論 × 實作 × 討論 × 演練」的循環模式。理論講授部分,將奠定神經科學與臨床評估的核心知識;小組實作環節,讓學員立即運用所學評估工具與介入技巧;案例討論將挑戰學員的臨床推理能力,讓思考更貼近實務情境;臨床演練與角色扮演則幫助學員在安全的環境中嘗試不同技術,並獲得同儕與師資的即時回饋。

 

【課程特色】

本課程的最大特色在於跨域專業與國際視野的結合。授課教師具備美國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並曾任職於美國醫學中心專注創傷心理治療,將國際最新實證與台灣臨床脈絡融合,確保內容兼具前瞻性與實用性。課程以神經科學為基礎,深入解析創傷對大腦、自律神經與身體系統的影響,並引導學員建立從初步評估到診斷邏輯建構的系統化流程。在技術層面,課程融合多元理論與技巧訓練,強調心理、身體與神經調節三層面的整合。課程中安排大量的案例實作與技術操作,確保學員不僅理解理論,更能將技術轉化為臨床實踐。完整出席者將獲得高雄醫學大學訓練證書,為專業發展與學術履歷增添價值。

 

【課程資訊】

本課程在台北與高雄各舉辦一梯次,每梯為期兩日,採密集且沉浸式的學習方式,能讓學員快速吸收並內化核心技能。課程對象包括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等助人專業工作者,亦歡迎具相關背景的研究生參與。

 

【講師介紹】

呂學禎 博士

學歷: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Ph.D.

現任:

高雄醫學大學 助理教授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職業醫學科 臨床心理師

專長領域:

創傷心理治療、憂鬱與焦慮治療、飲食疾患治療、心身整合介入、神經心理復健、慢性疼痛心理治療

國際臨床經驗:

Kaiser Permanente Santa Clara Medical Center

San Diego Family CareIntegrated Health System

UPAC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 Treatment Center

Healthy Within Brain Health Institute


【報名資訊】創傷臨床實戰:當代評估與診斷思維及心身腦整合創傷治療(點擊下載簡章)

【上課日期】

  • 高雄班|114/11/15(六)~114/11/16(日)
  • 台北班|114/11/22(六)~114/11/23(日)

【上課時間】每日9:00-17:00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14102740額滿為止

【授課師資】呂學禎 博士

【招生對象】對本課程有興趣之心理相關背景者

【課程費用】18,000

【特價優惠】(擇一使用)

1.114930日前完成報名並繳費者享早鳥優惠價14,400

2.合作學會與公會身分可享優惠價14,400(請上傳證明資料)

【網路報名】

高雄班:https://reurl.cc/DOOXzQ

台北班:https://reurl.cc/kooldr

(※未報名過的學員,請先註冊http://dce.kmu.edu.tw/簡易步驟說明:先申請[新帳號]→非學分班(市民學苑)→課程查詢及報名→[課程資訊]的[繳費資訊]取得[繳費帳號]→ATM 轉帳繳費)

【注意事項】

1.請務必留下可聯絡的E-mail及手機號碼,以利後續傳送課程相關資料。

2.每班滿15人開班,40人額滿。

3.為維護課程學習效益,主辦單位保留課程內容調整及授課講師異動之權利。

4.主辦單位於本活動授課期間所拍攝學員之照片與影片,相關智慧財產權為主辦單位所有,主辦單位得基於日後招生宣傳目的使用。

5.如遇不可抗力之天災(如颱風、豪大雨、地震等),均依照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發布之停班停課公告辦理,相關補課事項將另行通知。

【報名取消】學員於報名完成後,若因個人因素不克參加取消報名並申請退費,退費相關事項依本校推廣教育退費規定辦理。本中心將以收到完整資料的時間作為退費標準時間,本校退費辦理流程需耗時2個月左右款項方能匯入申請之帳戶,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洽詢電話】

附件下載
FileFile sizeLast modified
Download this file (114-1創傷心理評估與治療臨床實戰.pdf)114-1創傷心理評估與治療臨床實戰.pdf538 kB2025-08-22